2017年供销简报第11期

发布日期: 2017-11-21 10:58:55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赴无锡市供销合作社

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为进一步学习先进、对标发展,推动我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10月24日-25日,市供销社领导带队到江苏省无锡市供销社进行了对标学习考察。学习考察组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无锡市供销社三阳-MKV梦想植物工厂、中东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苏芽食品有限公司、三阳百盛百货有限公司、益家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十八湾茶叶科技有限公司(湖景茶叶专业合作社)等6个单位,并同无锡市供销社负责同志及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

一、基本情况

无锡市辖滨湖、梁溪、新吴、锡山、惠山5个区和宜兴、江阴2个县级市,总面积4628平方公里(市区1643.8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2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7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90%;水面面积129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8.0%。2016年底,全市户籍人口486.20万人。无锡市主要产业有机械制造、电子仪器、纺织化工、紫砂手工制品、农产品交易市场等,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5亿元。

无锡市供销社按照市编委三定方案,机关编制27人,设理事会及5个职能处室。下辖2市(江阴市、宜兴市)、2区(锡山区、滨湖区)供销社,乡镇基层社多年前已全部下放到乡镇,目前正在恢复和重建。市供销社传统直属企业均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其中三阳百盛百货为市供销社与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合资,市社占总股本的40%,自有经营面积2.8万平方米,为无锡市社日用百货经营服务龙头企业。下辖市区供销社也有不同规模的投资企业,供销社占股35-40%左右。2016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实现销售总额1037亿元,实现连锁销售额132.67亿元,农副产品收购额297.2亿元,农副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3.4亿元,报表利润完成2.34亿元。2017年1-9月份,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693亿元,实现利润2亿元。

二、无锡市供销社改革发展推进情况

(一)聚焦综合改革主线,激发供销社发展新活力

1.突出五项综合改革重点工作。一是坚持把为农服务放在首位,着力探索构建规模化、综合性、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二是突出合作经济组织属性,推进基层社恢复重建,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突出抓好农产品流通、农业产业化、设施农业和政府“放心工程”“民生工程”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增强供销社的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四是加快发展供销社电子商务,推进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五是探索完善治理结构,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努力形成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上述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就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作出指示和批示,并重点就“优化联合社治理结构”和“改革社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等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

2.坚持“五个有”注入改革发展新活力。一是有组织。市、区原则上独立设置供销合作社机构,镇和涉农街道要有基层社,村级要有为农服务社。二是有人员。市、区社解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向上一级申报解决参公管理;基层社有能人管理,村级为农服务社有人从事经营服务。三是有资产。进一步理清各级社社有资产关系,理顺盘活社有资产,强化资本运作。四是有服务。城乡社区服务以农资超市、日用品超市、庄稼医院“两超一院”为主;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大田托管、农资供应、统防统治等为主;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以“网上供销社”“网上双代店”为主;农村金融服务以保险、小贷、担保为主;现代流通服务以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分拣加工中心、日用品配送中心为主。五是有平台。按照“放活社企、管好社资”的思路,把社有资产运作和监管分开,组建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委员会和为农服务管理委员会,整合市本级优质社有资产组建供销企业集团。通过“五个有”综合改革目标的深入推进,为全市供销社改革发展和作用发挥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提升为农服务功能,创新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1.积极推进“田保姆”式大田托管服务。围绕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探索开展“田保姆”式全托管服务和订单式服务,积极为农民提供农资配送、育秧栽插、施肥除草、统防统治、机耕机收、运输烘干等农业生产服务,目前托管式服务面积达到6万余亩。如依托锡山中东桃梨合作社建设中东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重点服务社员500亩梨园生产,建设农机合作社开展粮食生产农业机械化服务(流转200亩、服务5000亩),并新上物联网生产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统一农资配送、农技指导、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预报防治、信息咨询服务等“五统一”社会化服务体系,2016年被农业部等8部委联合评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2.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着力打造“网上供销社”,先后开通了江苏省供销社农产品电商“地平线”平台无锡馆、宜兴馆和江阴馆。依托中国品牌农产品联盟的组织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和信用服务特色,上线运行“中国农品网”手机端。宜兴市供销社成立电子商务协会,并在官林镇、宜城镇等7个基层供销社建立电子商务服务所;宜网电子商务公司重点在淘宝、京东、1号店、供销e家、地平线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建设店铺,淘宝、京东宜兴馆正式上线运营。江阴市供销社积极投资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建成村级“网上双代店”15家,并与邮政、苏宁、电信和团市委合作,不断拓展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电子商务服务功能。惠山区成功创建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区,已开设农产品电商网店800多家,仅水蜜桃电商销售占比就达到45%。

3.积极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服务。2016年,与中合联投资公司合作组建宜兴小额贷款公司,已提供小额贷款资金近1.2亿元。“惠农贷”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基准利率贷款额度4000万元,“牡丹福农社员卡”为社员提供资金4500万元;天信生态种养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合作服务,年服务额1130万元,天信农资公司帮助种田大户赊销农药化肥1100多万元;宜兴市华惠三农贷款担保公司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基准利率担保3100万元,缓解了农业发展“融资难”问题。

4.积极推进农资物联网应用服务。在全国总社农资局的指导下,不断建立完善农资质量追溯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查询诊断系统、农资企业智能管理系统和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地图系统“五大系统”,加快推进农资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和农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实践运用。已完成了中东桃梨专业合作社果园物联网技术改造和10家现代农资经营网店建设目标任务。

5.积极推进农民技能培训服务。充分发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无锡工作站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基层“农民讲堂”的功能作用,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16年举办农产品经纪人中级培训3期205人,天信基层“农民讲堂”举办农民技术培训10期950人,宜兴电商课堂举办农民电商培训10期550人,促进了新型农民队伍建设。

6.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特色服务。顺应旅游特色产业发展态势,整合城乡供销社和专业合作社资源,大力拓展乡村旅游特色服务。近年来培育建设了宜兴篱笆园深氧墅酒店、金沙湾农家乐、锡山谢埭荡农家乐、滨湖太湖十八湾茶文化农庄等集餐饮休闲、会议服务、度假娱乐、生态旅游于一体,具有供销社特色元素的美丽乡村旅游平台,既展现了美丽乡村自然风貌,又丰富了供销社为农服务内涵,较好地带动了周边农民创业致富。

(三)积极创新拓展,提升社有资产管理运营水平

1.推动资产管理效益向好。苏南物业和永定桥商城两个公司秉承公开招租信息、招租程序、决策过程“三公开”原则,规范资产出租经营管理,与承租户签订廉政承诺书,争取社有资产收益和安全保障最大化,年资产经营收入达1100万元,保证了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2.推动经营结构优化向好。三阳百盛根据商业行情及时调整结构和商品布局,发展品牌战略,注重营销策略,规划开发百盛网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系统,带动了百货销售稳中有增。农资公司积极应对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主动与生产厂家联储联销、实施区域代理,规避市场风险,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利达公司在抓好金属材料和设备调剂市场两大主要业务的同时,积极向外拓展市场,发动职工以经纪人的形式走出去,到周边城市设立办事处,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硕放医药公司坚持药品经营、药品质量“两手抓”,与品牌医药企业合作,新增三个全国总代理品种,全年销售总额比上年增加1000多万元。各主营业务公司紧紧盯住市场行情,积极调整营销策略,拓宽新的业务渠道,巩固和扩大了市场经营份额。

3.推动合作项目态势向好。坚持联合合作,开放办社,投资合作建设苏南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推进有序,“苏南水产城”项目完成签约。适时调整三阳生态“植物工厂”经营管理模式,由苏芽食品有限公司托管经营,在产品推介、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创新提升,示范效应越来越好。盘活利用皋桥仓库4300平方米社有资产,与壹家美食荟等4家企业合作成立无锡联农优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无锡市社本级首个电子商务企业,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三、启示和建议

1.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资本运营理念。无锡市供销社结合深化综合改革,组建无锡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负责社有资产管理运作,有关市区供销社也成立相应资产运营机构,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社企分开的社有资产管理机构、营运机构和多元化投资企业三个层面组成的社有资产运营管理体制,有效整合盘活社有资产,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了企业发展和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如无锡市社利用自有设施同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合作建设的三阳百盛公司,总股本1.5亿元,其中供销社占股40%,市社每年分红收益2000万元左右。建议我市供销社借鉴无锡市社经验做法,推动区县供销社积极运作成立社有资产管理运营机构,发挥好资本投资运作管理职责,重点扶持支持为农服务优势项目和供销社组织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壮大社有经济,保证社有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和保值增值。

2.强化联合合作,进一步加大开放办社力度。无锡市供销社从2000年开始,传统的供销社所属企业全部进行了改制。随着供销社改革发展和为农服务需要,无锡市供销社一方面重视改制企业发展,积极争取扶持政策做大做强,培植供销社服务城乡的传统骨干力量;另一方面突出联合合作,切实加大开放办社力度,将社有资本和相关政策优先投向为农服务一线项目,新上合作项目一般参股35%以上,保持一定的供销社控制力,以此来重构供销社经营服务和组织网络体系,充分体现新时期供销社的新优势新作用。此次现场考察五个单位均为近年来开放办社、参股发展的新上项目,重塑了供销社在农村市场的新形象。借鉴无锡市社做法,建议我市供销社充分发挥系统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优势,进一步强化联合合作,加大开放办社力度,采取资本联合、产业联结、业务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吸纳各类经济组织和农村能人加入供销社,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聚力推动供销社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

3.围绕特色产业,积极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无锡市供销社系统参与创办了多家农业发展公司和农民合作社,组建了6个区域性联合社,以此为依托投资建设了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如无锡市社投资500万元合作建设的益家康生态农业公司,流转土地4000亩,重点种植当地市场需要的大棚叶类蔬菜,与市区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产品直供各单位食堂,基地年经营额4000余万元;同时,充分利用3家自有农贸市场,配套完善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全产业链服务,年综合销售收入过亿元,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议我市供销社继续培育做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发挥好示范引导和典型带动作用,组织更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优势合作社参与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来,努力推动农业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4.多形式多模式推进,聚力打造“网上供销社”。无锡市供销社近年来重点培育开展电子商务骨干企业20家,其中供销社全资9家,参股4家,2016年电商销售额3.43亿元,2017年1-9月实现3.5亿元。他们发展电商业务最突出的特点是积极依托淘宝、京东、供销e家、地平线、1号店等第三方平台,建设网上地方馆、特色馆、特色店,将无锡地产的紫砂、茶叶、百合、乌米(含衍生品)、笋干、湖大闸蟹等一大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农副产品推到网上销售,实现借船出海、借力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我市供销社在继续培育做大自有电商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借力发展、合作发展理念,积极组织指导骨干企业借助第三方平台,推进网上特色馆、特色店建设,推动我市供销社电子商务业务多条腿走路、多模式推进、多元化发展,努力实现“网上供销社”建设新突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