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供销简报第6期 | |||
|
|||
|
|||
淄博市供销社赴江苏省 泰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学习考察报告
7月13日-15日,淄博市供销社考察组在宋少飞主任率领下,到泰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就不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进行学习考察。期间听取了泰州市供销合作总社主要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现场参观了泰兴市惠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高港区田野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江苏福齐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兴化市陶庄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泰浦食品(江苏)有限公司、兴化市百发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江苏中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江苏百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江苏供销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九个各具特色的现场,双方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考察组召开专题会就学习体会和推动下半年工作进行了座谈,宋少飞主任就下一步综合改革工作提出要求。 一、基本情况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08万,现辖靖江、泰兴、兴化三个县级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1.7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7.60亿元。 泰州市供销合作总社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改革发展联系点,现有靖江、泰兴、兴化、海陵、高港和姜堰6个县级供销合作社,99个基层供销合作社,1586个村级为农服务社,141个社涉企业,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新型经营服务网络。2016年,泰州市供销社系统实现销售总额598.09亿元,消费品零售额196.72亿元,农资销售额19.71亿元,农副产品收购额163.06亿元,实现利润1.61亿元。 二、泰州市供销合作总社深化综合改革情况 (一)紧扣改革发展主题,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一是抓重点难点。形成了《关于深化泰州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有关难点重点问题的报告》上报市委,得到了市委的高度重视,并明确了两个原则:中央和省委明确的坚定不移地执行,结合泰州实际能够做到的要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政策力度大。承担市委市政府关于泰州市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成立专门班子,先后召开多次会议,将“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基层社主任工资、养老保险金等纳入乡镇财政预算或参照村两委干部实行职业化管理”写入文件,现已正式出台。三是抓改革试点。全力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兴化市以加快基层组织改革创新、提高服务规模化水平、加快流通现代化建设为重点,高港区以提高服务规模化水平、加快流通现代化建设为重点;与此同时,要求其它市(区)不等不靠,勇于探索创新,加快推进综合改革,努力培植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面上工作正沿着健康的轨道有序开展。 (二)农村电子商务步伐加快。一是加大行政撬动力度,市委、市政府明确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由供销社牵头并对各市(区)党委、政府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在全省系统尚属首家,与省委《意见》精神相契合,有效促进了各市(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全面推进。二是加快载体平台建构,建成电商公司19个,淘宝商城80多家,淘宝C店200多家,镇村电商综合服务站217个,网上供销社初具规模。培训电商人才7000多人次,扩大了电商应用的社会基础。三是电商销售效果显著,2016年全系统电商销售近19亿元,仅“双11”当天即销售近2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近1亿元。兴化创建成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电子商务示范县,荣登“全国销售最土豪5个县”之首。 (三)突出组织建设根本,基层社建设取得突破。以全省首创的四大创新举措狠抓基层社建设,着力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借力人大推进基层社建设。通过积极争取,市人大将基层社建设列入三年为农服务方案,明确试点乡镇,对政府推进基层社恢复重建工作进行季度督查、年度考评,供销社工作跻身人大、政府实事工程。二是加大对基层社恢复重建的资金支持。市社安排每个试点乡镇20万元资金,作为区社股本投入,专门用于基层社建设。三是探索基层社恢复重建模式。2015年5月成立了全省第一家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兴化市戴南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该联合社以戴南供销合作社为基础,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种养大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下设生产服务、流通服务、信用服务等内部机构,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开展生产、技术、信息、培训、金融、保险等全方位服务。目前,包括戴南在内的8个乡镇农合联社已按新模式、新体制建立并运行。四是创新基层社改造推进机制。从2015年起,泰州市明确了乡镇党委、政府承担基层社建设的主体责任,将之列入对乡镇年度考核内容,乡镇党委、政府成为基层社改造的具体实施者,工作推进力度进一步增强。 (四)围绕惠农利农重点,产销对接工作成效凸显。一是搭建产销对接载体。成立江苏泰供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联合社,带动农户13000户,目前年助农增收8000余万元。成立泰州市品牌农产品联盟,实现联盟成员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产销对接、品牌共建。二是打造产销对接平台。泰州市供销社着力打造的本土农产品销售网站“江苏买菜网”在城区50多个小区设立近150组生鲜直投柜,开展生鲜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发展网络客户逾5000户。三是构建直供(直销)配送体系。泰州市供销社所属江苏泰供海诞现代农业公司建成3个农副产品配送中心,60个终端直供(直销)门店,服务覆盖100个以上的居住小区。 (五)着眼经营服务主线,“新网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一是六大经营网络全面覆盖。经过几年来的重点建设,泰州市农资、日用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非处方药品六大经营服务网络齐备,在江苏省处于领先位置。二是连锁配送体系全面贯通。截至目前已建成连锁龙头企业44个,仓储配送中心35个,连锁网点4562个,其中直营店859个,加盟店3703个;建成乡镇中心超市50个,为全省首创。一个市(区)有龙头企业和配送中心、乡镇有中心超市、村有便民店的全市供销合作社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三是经济社会效益全面显现。实施“放心超市进校园”工程,建办校园超市,为学生提供放心实惠的日用商品,达到了“学生得安全、家长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良好效果。实施“放心豆制品进百姓餐桌”工程,每年为百姓豆制品消费节约500万元左右。 (六)把握为农服务导向,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银桥公司全年担保额逾10亿元,百发农村小贷公司发放贷款3.7亿元,有效解决了涉农企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的融资困难。建成并开通目前全国最大的大闸蟹专业电子交易平台“中国蟹库网”,提供从蟹苗、饲料、蟹药采购到螃蟹销售以及金融、保险一条龙服务。建立了“智慧乡村泰州供销通”项目,通过互联网手段,对农村商业网点进行信息化改造,不但解决农村网点的商品采购、物流配送,改善农民的购物环境,而且还拓展小额存取款和发放小额贷款等业务,使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二是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公司延伸农业服务,利用占据农资供应市场的优势,积极开展农田托管服务,托管面积达7500亩,申报的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已通过省级初审报全国总社。常发农机合作社拥有价值2300万元的农业机械,作业能力达6万亩,为2万亩农田提供托管服务。目前,全市已开展大田托管近8万亩。三是创新烟花爆竹流通方式,高港区社建成全省一流的烟花爆竹仓储配送中心,并适应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新要求,在全区建设安全规范、外观统一的烟花爆竹售货亭。 三、体会和建议 (一)泰州市供销合作社思想解放,经济结构调整比较好,发展快。他们在改革发展中,始终立足系统实际,实行开放办社,联合社会资本,吸收社会能人,从而稳住了经营阵地,拓展了发展空间。适时调整经济结构,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发展了医药连锁、电子商务、土地规模化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了当地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的目标,也因此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对供销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建议我市供销社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自身实际,强化供销社改革创新发展,通过多种途径着力壮大供销社组织体系和现代经营服务体系,提升基层经营服务网点的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 (二)联合合作,整合资源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他们通过争取总社、省社投资,社会企业、能人投资,控股、参股建设了一批社有企业或社会实体,如江苏福齐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泰浦食品有限公司、泰兴惠农农资公司等,供销社占股35%以上,按照市场机制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克服了供销社场地资金不足,单打独斗,难以发展的瓶颈,从而宽了路子,活了体系,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快速提升。建议我市供销社加大联合合作力度,思路再进一步开阔,操作要进一步规范。既要积极主动规范地抓好具备上级政策扶持的项目,实现借力加速发展,也要扑下身子,抓好自筹资金、整合资源项目的建设。 (三)注重工作创新,重点工作做的扎实。泰州市供销社企业积极推进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经营管理和服务创新,通过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他们重点工作始终不忘紧靠三农,服务三农所需,依靠农村市场求生存,做的扎实有力,有声有色。建议我市供销社围绕年初全市供销社工作会提出的“七个创新”要求,积极拓展服务农村新兴产业,主动融入全市“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部署,争取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扎实落实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