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构建以供销社为抓手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 ||
---|---|---|---|
索引号: | 12370300MB28027446/2025-5516906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5-06 | 发布机构: | 淄博市供销合作社 |
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贡献,深刻阐述了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定位,明确指出了供销合作社的使命任务和发展方向。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充分用好这支力量。
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为农而兴。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推动农业向现代化大产业发展。临淄区以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为目标,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通过政策、资金、土地等方式支持供销合作社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如今,供销合作社已成为党委和政府开展“三农”工作的一支可靠力量和有力抓手。
着眼“全局之所需”观照一域
对一个地方而言,把握战略定位,往往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全局之所需”,一个是“一域之所能”。
着眼“全局之所需”观照一域,“一个地方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才会更加清晰。立足“一域之所能”服务全局,才能将各地比较优势聚合成国家发展新的势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则大厦不稳,建好、建牢、建美中国式现代化这座宏伟大厦,必须把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可以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度、质量和成色。
纵观一域,临淄区长期以来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独树一帜,作为声名远扬的工业强区,工业领域的蓬勃繁荣切实带动了当地居民务工收入的显著增长,极大改善了区域经济与民众生活。但随着发展重心向工业倾斜,临淄区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考验,如农业规模化程度不够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够强,村集体增收动力不足,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来自土地的收益有待提高等。
因此,在临淄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仍较为突出的背景下,作答“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这个问题相对更紧迫。如何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满足当地农民生产新需要?如何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临淄区“三农”工作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关键,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自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来,国家一系列重大部署接连推出,明确了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任务。
循着问题导向,近年来,临淄区以实现农业强为目标,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竞争力,不断推动农业向现代化大产业发展,其中供销合作社就是一支可靠力量和有力抓手。
可以依靠
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专门谈及供销合作社工作,要求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光靠看是看不住的,要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的经营组织形式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再加上政策引导,把一家一户的生产纳入标准化轨道。
从2014年开始,临淄区以将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为目标,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特别是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临淄区通过政策、资金、土地等方式支持供销合作社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出了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的优势,省市县三级供销合作社在临淄区建立了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2021年,临淄区与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社属企业山东供销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引入“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为解决当地农业发展困境提供了新思路与实践范例。
有力有效
齐陵街道是临淄区第一批试点镇街,该街道位于临淄近郊,工业项目少,农民外出务工多,越来越多的土地面临着无人耕种的境况。虽然近些年也发展了一定规模的土地流转,但村集体在其中获益有限,缺乏可持续的增收途径。基于此,齐陵街道在全区率先开展生产托管试点,第一年就托管土地3000余亩。
齐陵街道与供发集团鲁供齐丰公司、村集体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按照“保底收益+盈余分红”机制保障农户利益。一方面,根据当地流转价格和托管土地的地力情况,制定900元/亩的土地保底价格,给予农户最低的收入保障;另一方面,通过规模化经营产生的盈利,按照70%的比例分配给农户和村集体。同时,齐陵街道成立“土地托管办公室”指导28个村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并将生产托管工作纳入村级年度综合考核,以奖励促落实。
在这一过程中,构建起“网格员+网格长+业务员”的三级监督制约管理模式,有效整合农村闲置劳动力资源,将村内具备丰富种植经验的人员组织起来,经专业培训后转化为生产托管的网格管理员。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本村生产托管工作的首要责任人,以网格长的角色全程参与种植和监管;鲁供齐丰公司派遣业务员,专职负责资源的优化调配以及生产活动的组织协调。这种模式充分激发了村集体成员参与生产托管事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托管的质量和效益,还为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劳动岗位和收入来源。
在农资环节,鲁供齐丰公司通过农资联采直供渠道,实现了一村一策的测土配方施肥,较农户传统的施肥方式,托管生产土地的亩均用肥量降低60斤以上,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在良种良法良技推广环节,鲁供齐丰公司应用先进播种机械,较传统种植方式亩均用种量降低15%以上;通过小麦镇压技术的推广,改变了小麦传统灌溉越冬方式,在保障粮食产量稳定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在粮食销售环节,鲁供齐丰公司与下游的中粮、中储粮、罗盖特等公司签订订单合同,优质订单粮食销售价格较市场收购价格平均每斤高出10%左右。
自开展这项工作以来,齐陵街道的生产托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一年农民和村集体都获得分红,村集体年均增收6万元以上,农民年亩均分红都在200元以上,每亩综合收益超过了1100元。村集体增收后,加强村庄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截至目前,齐陵街道依托供发集团开展生产托管土地面积已达1.1万亩。
如今,供销合作社围绕耕、种、管、收、售各环节,因地制宜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社会化服务:先进农业机械代耕、代种、代收,无人机临空监测、飞洒作业,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统防统治、农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让用肥用药和农田管理更加精准高效;整合区域间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引领更多“小田”并为“大田”,释放出了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这个口号在临淄区也越来越响亮。
下一步,临淄区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用好供销合作社这支力量,支持供销合作社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加快建设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契合农民生产服务需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临淄区乡村全面振兴。